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部署,进一步提升南通市支付服务适老化工作的针对性、直达性和普惠性,人民银行南通市分行联合市民政局印发《南通市支付适老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工作方案》,指导全市银行机构充分发挥支付在养老金融领域的基础支撑作用,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把准“三条主线”,完善支付适老服务体系
一是紧扣需求响应线,把“需求清单”变成“服务清单”。制定全省首个银行业金融机构支付结算业务上门服务团体标准,指导银行机构健全上门服务专项机制,延伸柜台服务半径,解决并满足失能失智老年群体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二是贯通场景融合线,把“六大场景”串成“服务链条”。着眼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智慧养老、银发消费、养老保险“六大场景”支付堵点、难点,推动支付服务与养老金融深度融合,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适老服务。
三是守好安全防护线,把“风险变量”转成“治理增量”。联合市民政局印发实施《南通市养老机构预收费银行专用存款资金管理规则》;指导法人银行完善针对银发群体电诈活动特征的风险监测和管控机制,扎紧养老“钱袋子”的“安全绳”。
二、深耕“六大场景”,打造银发无忧支付圈
一是“生活支付圈”。着眼居家养老场景,优化上门服务应答流程,指导健全银行网点上门服务“网格化”管理及快速响应机制,持续提升老年人金融服务体验。着眼社区养老场景,指导收单机构因地制宜,主动适配南通老年助餐服务政策,形成各具特色的老年助餐服务模式;聚焦老年高频支付场景,提供个性化支付解决方案。
二是“养老支付圈”。着眼机构养老场景,强化养老机构预收费专户监管,联合市民政局在存管银行资质认定、预收费专用账户管理等方面发挥合力,实现养老服务机构押金、会员费等预收费“全链条”监管。着眼养老保险场景。推进“社银合作”,推行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代扣代缴等服务标准化,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经办网络覆盖面;推进“银保合作”,提升商业养老保险类产品缴费代扣比例,降低老年人的时间成本和脚底成本。
三是“智享支付圈”。着眼智慧养老场景,打造智能化适老样板银行网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发挥标杆效应,加速推进辖内网点、服务点智能化适老改造,提升传统和新型金融服务的包容性。着眼银发消费场景,聚焦文旅、康养等银发重点消费场景,推动设立老年人专属购物节和“云闪付”银发消费专区;运用金融联合营销机制加大对银发消费支持力度,推出满减等优惠活动,激发银发群体消费热情。
三、强化工作目标,压实场景建设“责任链”
一是强化工作领导。完善金融机构支付适老化工作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工作清单及序时目标,确保各项举措分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人员,场景建设工作有力、有序推进。
二是强化工作协同。健全与人民银行、民政、人社、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加强与社区、村委、老年大学等外部机构合作,提供个性化支付产品、服务及创新解决方案,实现支付服务与养老金融的深度融合。
三是强化宣传推广。对支付适老工作开展多渠道、广覆盖、全方位的常态化宣传,提高支付适老服务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总结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加快推广特色做法、经验应用,扩大支付适老场景覆盖面。
下阶段,南通市分行将坚持需求导向、目标导向,围绕支付适老“六大场景”,推动支付链与养老链深度耦合,加快促进支付适老服务与银发经济的双向赋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老龄社会发展金融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