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2025年以来,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主动靠前发力,积极担当作为,扎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推动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向好向优。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民营经济贷款余额3221.56亿元,较年初新增256.86亿元,同比增长8.84%。其中民营企业贷款余额1939.44亿元,较年初新增210.02亿元,占民营经济新增贷款的81.76%。
一是健全落实政策支持体系,行动部署“有高度”。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始终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落实“稳经济、稳就业、稳民生”工作的重要部分,认真执行好党中央、总行省分行关于金融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行动部署,落实落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25条各项举措,结合盐城实际,指导金融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盐城市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制定切实可行的支持民营市场主体信贷计划,着力在融资支持力度、产品创新和优化服务模式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打通民营经济融资难点堵点,全力满足民营企业融资需求。
二是用好用足货币政策工具,资金滴灌“有准度”。加强货币政策工具宣介,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支农支小再贷款等一系列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对金融机构申请的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贴现和小微企业贷款优先给予资金支持,引导金融机构树立“一视同仁”的理念,不断加大对民营小微的信贷投放力度,扩大支持民营市场主体覆盖面,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发放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5.84 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超78.18亿元。
三是聚焦民营企业重点领域,信贷支持“有力度”。围绕全市23条重点产业链,持续指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专精特新”、绿色低碳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大力推动“苏创融”“苏创积分贷”等特色产品在盐落地,积极探索金融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技术路径,持续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升级。截至 6月末,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和绿色贷款余额分别为437.56亿元、3418.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9%和38.25%,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2.53和 23.79个百分点。加强建筑企业的资金接续服务,指导金融机构不盲目停贷、压贷、抽贷、断贷,推动全省单笔金额最大的9450万元建筑企业转贷资金在盐落地。
四是推动民营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金融赋能“有广度”。盐城的民营企业数量占全市企业总数的近九成,而民营企业中又有超九成是中小微企业。人民银行盐城市分行深入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推动金融机构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指导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首贷、信用贷支持力度,积极推动民营小微融资“增量扩面”。截至6月末,全市新发放普惠小微首贷户数超5000户,普惠小微贷款余额2371.54亿元,同比增长19.54%,其中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为506.26亿元,较年初新增117.10亿元,同比增长44.54%,高于各项贷款增速超30个百分点。
五是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服务体验“有温度”。通过定期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和金融服务民营经济效果评估,强化结果反馈与运用,指导金融机构不断优化数据“硬指标”与服务“软情况”。以“万家民营企业评银行”活动开展为契机,督促指导金融机构加强上门走访,主动对接民营企业发展需求,对标对表先进做法,制定切实可行的金融支持措施。联合市政府和工商联等部门,加强与县域政府的沟通联系,共同确定54家重点民营企业纳入金融支持省级“白名单”,154家优质民营企业纳入金融支持市级“白名单”,指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健全县域民营企业支持机制,下放审批权限、优化服务流程、拓宽担保方式、提供绿色通道,持续提升民营企业服务质效。
六是巩固让利实体经济成果,降本减负“有效度”。加强利率政策执行与监督,发挥好利率自律机制作用,进一步强调存贷款自律要求,坚决杜绝为争夺市场份额而低于自身盈亏平衡点定价,或进行恶意竞争等非理性竞争行为。引导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持续提升自主定价能力,降低负债成本,保持净息差基本稳定。启动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促进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更加公开透明,进一步推动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1-6月,我市企业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利率分别为4.02%和3.78%,同比分别下降41个和49个BP,约为企业节省成本40亿元,金融向实体经济让利成果显著。
|